//www.mountainsine.com 三维科学, 无限可能! Tue, 07 Jan 2025 00:59:5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3.9.40 AME 2019 3D打印卓越论坛-齿科数字化趋势下的3D打印机遇与挑战 //www.mountainsine.com/?p=15631 //www.mountainsine.com/?p=15631#comments Wed, 15 May 2019 07:08:12 +0000 http://www.51shape.com/?p=15631 全面走向数字化是国际上口腔行业、齿科加工领域的稳定发展趋势。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带有显著数字化特征的制造技术,不仅成为齿科数字化加工链条中的一环,还通过数据流将口腔诊断、设计、生产流程串在了一起,形成了牙科产品加工的全数字化流程。

为充分揭示数字化趋势为3D打印技术给口腔企业以及3D打印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3D科学谷与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将于2019年5月31日在上海举办AME 2019 3D打印卓越论坛系列之“齿科数字化趋势下的3D打印机遇与挑战”。

AME即刻扫描图中二维码,免费参会!

block 携手卓越视角赢得领先优势

正如3D科学谷在《3D打印与工业制造》一书中谈到的,牙科产品加工领域是3D打印技术短期和长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牙科产品对小批量定制化的需求,为3D打印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基础。

市场现有的3D打印设备和生物相容性材料能够满足牙科产品的制造需求,例如制造烤瓷牙金属冠的钴铬合金粉末以选区激光熔融设备。除了制造牙冠这样的最终产品,牙科产品加工中还有需要大量定制化的间接产品,例如牙齿模型。这些产品往往对力学性能没有太高的要求,但却是最终产品制造和牙齿修复过程中的所需要的工具。这类间接应用产品的定制化生产需求推动了聚合物3D打印技术在牙科行业的增长与发展。

3D printing and dental

除了作为一种批量定制化生产的工具,3D打印对牙科加工行业的意义还在于全面实现牙科产品的数字化加工,因为3D打印是一种数字化加工技术,通过“数据”就可以将设计、制造、治疗等牙科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串联在一起。3D打印技术是数字化牙科加工中的“全能选手”,先进的牙科加工企业若要实现全流程数字化,使用某一种或几种3D打印工艺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Digital-Dentistry图片:3D打印机(3D printer)已成为齿科数字化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口腔数字化趋势下,齿科数字化加工领域大有“全盘3D化”的潜力。正因如此,3D打印技术受到了贝格、普兰梅卡等老牌口腔企业、高端口腔诊所以及先进牙科技工室的重视。在国内齿科加工领域,已有成都登特等先进义齿加工企业提早对3D打印技术进行了布局,并将3D打印设备投入到义齿产品的加工生产中。

3D printing dental market来源:3D科学谷《3D打印与制造产业化机遇白皮书2019》

这种趋势也使得3D打印技术迎来了前所未有机遇,齿科加工领域成为众多3D打印企业寻求业务突破的重点领域,也成为国际上老牌口腔企业重视的新领域。但同时,激烈的竞争伴随着机遇而生。

在此趋势下,国内的口腔诊所以及牙科技工室如何顺势而为合理布局3D打印技术?3D打印企业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下寻求发展?如何打造包括数字化设计、生产解决方案、打印材料在内的齿科数字化加工综合竞争力

在AME 3D打印卓越论坛-“齿科数字化趋势下的3D打印机遇与挑战”中,3D科学谷将携手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种植专家,以及黑格科技、汉邦科技、Materialise、飞而康、联泰科技的行业专家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剖析3D打印在齿科数字化领域的最新应用发展。

3D科学谷的AME系列3D打印卓越论坛的定位是突出3D打印及相关制造技术在从优化到创造 (From optimization to reinvention) 重塑产品方面的潜力,以敏锐的视角、高度的聚焦、深度的剖析来推动增材制造技术等高端智造技术与行业结合的发展。

与AME卓越系列携手同行,赢得领先优势!

block  论坛日程:

AME_Agenda

block  演讲嘉宾:

AME_Wang Lei

AME_Daisy

AME_Gui Peiyan

AME_Lin Lin

AME_Lin Xianyang

AME_Ji Xia

AME_Shi Enjie

论坛之后,3D科学谷将融合论坛期间提炼的行业洞察视角,发布《3D打印与牙科行业白皮书3.0》,敬请期待!

Whitepaper_Dental

3D打印与工业制造正在京东热卖, 观看3D科学谷创始人的微课视频

资料下载,请加入3D科学谷3D产业链QQ群:529965687
更多信息或查找往期文章,请登陆www.51shape.com,在首页搜索关键词
网站投稿请发送至2509957133@qq.com

]]>
//www.mountainsine.com/?feed=rss2&p=15631 0
海信医疗产业再布局 涉足3D骨骼打印技术 //www.mountainsine.com/?p=1993 //www.mountainsine.com/?p=1993#comments Mon, 08 Dec 2014 04:03:18 +0000 http://www.51shape.com/?p=1993 12月5日,国内首家“定制化数字医疗3D打印”联盟在青岛市成立。由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三方联合成立的组织,将共享各自在硬件、软件、临床应用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共同推动“定制化数字医疗3D打印”临床应用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

ad1

“定制化数字医疗3D打印”联盟在青岛市成立

sd2

海信、威高、青医附院三方联合成立“定制化数字医疗3D打印”联盟

联盟专注于骨科、脑外科等3D骨骼打印,材料主要为定制化骨科钛合金植入物,打印出的产品比其他材料更贴合人体组织。三方之一的海信,以Higemi技术为基础,负责提供医学图像三维重建和数据标准化传输,这是保证打印骨骼“真实”的关键。此前,该技术曾帮助患有巨大肝部肿瘤的患儿顺利通过手术,此次,海信在三维重建器官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技术延伸到骨骼上。“医生修补人体头部骨骼将由过去粗放式的盖住头骨缺损处,变为精确的补齐缺损的头骨,天衣无缝,像真实的原生骨骼一样。”海信医疗设备公司总经理高川博士介绍说。

除了海信医疗设备公司,威高骨科在3D打印设备、骨科材料等方面的先进研发经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所拥有的丰富临床应用、实验及研发实力,也保证了该组织在行业生产链、业务链、价值链整合上的高标准和领先性。

随着3D打印时代的到来。汽车、手枪、甚至乐器、糖果、人体器官等,都在实验中“打印”出来。此次,在人体骨骼方面的重建,将推动我国医疗水平提升,重大疾病治疗也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来源:人民网

]]>
//www.mountainsine.com/?feed=rss2&p=1993 0
湖南“3D数字化制造”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www.mountainsine.com/?p=1800 //www.mountainsine.com/?p=1800#comments Mon, 24 Nov 2014 07:13:16 +0000 http://www.51shape.com/?p=1800 2014年11月22日,湖南“3D数字化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暨应用推广大会在长沙高新区企业华曙高科举行。

xu2

近年来,3D打印越来越多见诸于各大媒体,发达国家政要、经济学家乃至嗅觉敏感的各类投资机构都对这项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空前关注。但迄今为止,3D打印都还属于小众市场。

据《沃勒斯报告2014》的权威数据表明:2013年全球3D打印产品及服务的总产值虽较上一年大幅增长34.9%,但仅为30.7亿美元,尚不及国内一家大型企业年产值的四分之一。

“这种‘叫好不叫座’的状况还可能持续相当长时间。华曙高科成立5年来的经验也表明,市场的认知程度和跨越相关技术门槛的实际困难是制约3D打印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华曙高科总经理侯培林介绍,对3D打印技术可能为自身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知之甚少;受已有的技术储备所限,缺乏与3D打印适应的逆向工程、三维数字建模及实际应用软件的开发能力;相对较高的3D打印设备价格,单一企业相对较低的设备利用率,以及缺乏与设备配套的操作技术人员是阻碍3D打印产业发展的3大“拦路虎”。

湖南“3D数字化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华曙高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湖南省机械研究所和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5家单位联合发起,目前共有23家成员单位。成员单位涵盖三维扫描测量检测、逆向工程、三维数字模型设计、三维数字化产品成型、三维打印新型材料开发等诸多领域相关机构。

“在联盟统一协调下,各成员单位将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协同形成强大的技术联盟,面向省内外有意尝试运用3D打印技术的单位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开展全产业链的技术服务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侯培林介绍:“联盟成立后,首先以长沙为圆心向外辐射长望浏宁各产业园、高新开发区,并以园区为网格单位,向园区内企业推广应用3D数字化制造技术服务,争取用1年时间普及宣传3D数字化制造技术,使各园区企业主管、技术主管、工程师对3D数字制造技术有所认识,做到本土企业的产品技术需求与3D数字制造技术的对接心中有数。在初期,接受服务的企业可不添置设备,不增加人员,只要提出需求就可获得联盟各成员单位全方位、全产业链的高技术服务。”

此外,联盟还将联合省内外各相关制造领域专家、教授成立专家委员会,在传统制造技术领域基础上,结合3D数字制造技术,为湖南制造业做强做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被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3D打印产业,目前虽然是小众市场,但潜质无穷。”华曙高科董事长许小曙介绍,华曙高科的理念是开放的,鼓励全社会来参与3D打印。“我希望有更多厂家来开发3D打印的设备和材料,那即使是相同的材料,一个竞争的环境也比一家独霸的环境要好。”许小曙说,华曙高科所有设备参数皆是开源的,不同于国外企业的设备,所有参数都被设死,功率、速度都不能调。像这种限制,华曙高科不会有,也永远不会有。“但我们仍旧会在打印设备上下功夫,不断提升设备,致力于设备的发展。”

xu

“每个人的脚都不一样,尽管是分号买鞋子,但是每个人的脚都是不同的,标准化的生产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每个人要根据自身脚的不同做出不同的鞋子。”许小曙说,普通老百姓中,有许多人有创造能力,但是无法发挥出来,因为没有人愿意给他生产。但有了3D打印,只要有人能画出来就能做出来,这就是全民设计的思想、全民制造的概念,也是未来3D打印产业的发展方向。

来源:Rednet

相关阅读:
北京数字化医疗3D打印协同创新联盟成立

广州市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启动

陕西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

 

]]>
//www.mountainsine.com/?feed=rss2&p=1800 0
陕西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 //www.mountainsine.com/?p=1441 //www.mountainsine.com/?p=1441#comments Mon, 03 Nov 2014 09:06:24 +0000 http://www.51shape.com/?p=1441 “陕西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月22日在西安宣告成立。陕西省委书记、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正永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联盟理事长卢秉恒院士报告联盟工作。

shanxi 3d

目前由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32家省内产学研单位组成。联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担任理事长,长江学者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黄卫东和李涤尘担任副理事长、黄卫东教授兼任秘书长,联盟秘书处设在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陕西省在3D打印领域有着雄厚的科研和产业化实力,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创新链、产业链和服务链。统计显示,截止到2013年初,我国与3D打印设备、材料及其应用相关专利共668件,而陕西省以369件位居全国第一。该领域的国内唯一一位院士——卢秉恒院士和三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的两位——黄卫东教授和李涤尘教授都在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工作。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内最早研究3D打印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单位,依托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了光固化快速成形、金属熔覆成形、生物组织制造、陶瓷光固化成形研究,建立了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全国建立了20多个服务中心,成立了陕西恒通智能机器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产业化工作,设备用户遍布医疗、航空航天、汽车、军工、模具、电子电器、造船等行业。西北工业大学依托金属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了金属3D打印技术与设备研究,建立了专业发展增材制造技术的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为大飞机研制提供了大尺寸结构件,在航空航天的许多领域成为解决技术瓶颈问题的关键技术,并为多家航空航天企业提供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制造装备。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依托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了粉床电子束成形技术及装备研究,拥有粉床电子束成形装备,在航空航天、生物植入用钛及钛合金复杂零件和多孔结构旳电子束成形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建立了专业从事钛基合金电子束成形的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依托高端激光装备工程中心和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高端激光加工技术装备的研究和产业化。建立了专业从事高功率激光器研发的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和西安中科梅曼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联盟的成立将不断提升陕西省3D打印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巩固并确立陕西省3D打印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对陕西省3D打印技术与产业的加快发展具有特别重要意义。通过联盟实施可以带动陕西省的相关产业发展,形成较大的产业带动面,例如航空航天产业、新材料产业、信息产业、医疗康复产业、激光器产业、传统装备制造业(汽车、能源动力装备)、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教育产业等发展。联盟实施将推进陕西省高新技术与优势产业结合,推进陕西省战略新兴发展,促进陕西省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为陕西省建设创新型社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来源:中国日报

]]>
//www.mountainsine.com/?feed=rss2&p=1441 0
广州市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启动 //www.mountainsine.com/?p=1438 //www.mountainsine.com/?p=1438#comments Mon, 03 Nov 2014 08:52:51 +0000 http://www.51shape.com/?p=1438 广州市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由广州市3D打印行业以及工业设计产业的精英组成,包括多家高新企业和华南理工大学、中科院广州电子研究所、广州市社科院、华南工业设计院等科研机构,囊括了3D打印技术行业的软件设计、产品研发、机械制造、材料供应、技术应用等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企业和机构。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杨永强当选首任理事长。

huanan

同时根据今年初出台的《荔湾区关于加快3D打印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该区计划明年建设一个覆盖全市、辐射全省的3D打印服务中心。并力争到2016年,将荔湾区打造成为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总部基地和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

此外,荔湾区拟出台3D打印企业发展资金补贴办法,企业入驻该区可获得落户补贴和场地租金补贴,还有财政专项扶持基金。3D产业园成立后,荔湾计划建立3D打印教育培训基地,加强3D打印技术的推广应用。并依托产业园区及重点企业的技术、设备等资源,荔湾区将探索建立全国首个3D打印教育培训基地。

按初步设想,该培训基地面向学生、企业技术人员及相关从业者提供全方位的培训,让更多人掌握3D打印技术,并应用到日常工作与学习中,并且快速提高园区的知名度与产业优势。该3D打印教育培训基地将落户3D产业园,最早于今年底启用。此前,白云一家职业技术学校已开设3D打印技术专业。


准确地讲,3D打印技术尤其是工业级的3D打印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前沿,是现代制造技术的补充,未来对制造工业的发展会起到革命性的作用,但目前还处于技术研发期和市场培育期。”
——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副理事长杨永强

我认为,3D打印目前只能选择部分符合实际效益的领域,包括个性化的、专门定做或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在这些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而在那些批量制造领域,暂时还不适合。”
——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李耀棠

与国外相比,我国3D打印在医学上的应用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外3D打印在医学上的应用方面,设备比国内先进,医学模型、体外医疗器械的制造和组织工程等有比较大的突破,学术上的文献研究也比国内多。”——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金大地

来源:新快报

]]>
//www.mountainsine.com/?feed=rss2&p=1438 0
北京数字化医疗3D打印协同创新联盟成立/Beijing set up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lliance of Digital Medical 3D Print //www.mountainsine.com/?p=1424 //www.mountainsine.com/?p=1424#comments Mon, 03 Nov 2014 02:03:31 +0000 http://www.51shape.com/?p=1424 为了解决目前3D打印材料、装备、工艺、软件和应用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数字化医疗3D打印关键技术研究,进行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化“全研发链”的协同攻关,北京数字化医疗3D打印协同创新联盟28日举行成立仪式,联盟单位包括北京工业大学、国药集团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公司、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隆源自动成型系统有限公司、北京大族汉狮高功率激光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海目激光与数控发展公司、北京飞虹激光公司、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比利时Materialise公司、EOS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佳美口腔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光创物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瑞佳美科技有限公司等.

bj1

北京数字化医疗3D打印协同创新联盟筹备期间,得到了北京市科委和教委的大力支持,经过北京工业大学的组织和部署,组建了以蒋毅坚教授为领衔专家的团队、成立了数字化医疗3D打印领导小组和数字化医疗3D打印办公室。同时,北京工业大学牵头联合有关单位,重点突破数字化医疗3D打印材料、工艺与装备、工具软件关键技术,建立国内首创和世界一流的“数字化医疗3D打印协同创新中心”与“服务平台”,进行技术、机制体制和商业模式创新,拉动数字化医疗3D打印产业链发展,成为高校科研跨学科,有组织的改革试点。

经过一年的努力,目前获批2个中心和2个北京市重点项目。在应用方面,由北京工业大学开发的数字化医疗3D打印模板导向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微创介入中心成功地为一名上颌窦癌患者实施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业界表示,联盟的成立促进了工程中心的建设与运作模式的探索,如以企业和市场需求确立研发方向,进行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化“全研发链”的协同攻关;政府引导,发挥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纽带作用,带动多方位科技创新。盘活了高校和北京的科技及创新资源、聚焦人才、服务产业、孵化高精尖企业方面,为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做出了探索。

2014年10月29日,来源:科技日报(记者林莉君)

Beijing set up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lliance of Digital Medical 3D Print In order to solve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ent 3D print industry including materials, equipment, technology,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 etc., Beijing set up the 3D Prin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lliance of Digital Medical. This Alliance hold the opening ceremony on Oct.28. The alliance member units include China National Pharmaceutical Group, China National Pharmaceutical Foreign Trade Corp, Beijing Jingcheng Mechanical & Electrical, Taiji Computer Corp, An Tai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Beijing Longyuan Automatic Molding System Co Ltd, Beijing Dazu Han Shi high Power Laser Equipment Technology, Beijing Haimu Laser & NC Development, Beijing Feihong Laser,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terialise from Belgium, EOS from Germ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Peking University, Jiamei Dental Hospital, Beijing Light of Creation and Beijing Ruijia Technology Co., and etc.

Thi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lliance of Digital Medical 3D Print, has got strongly support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 and Beijing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s put great effort in organizing and implementation. They have set up an expert’s team. Professor Jiang Yi-jian is the leader for the team of digital medical 3D print.

The goal of this Alliance is to make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3D print materials, equipment, and software technologies. They focus their effort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rst domestic and collaborative digital medical 3D PRINT “innovation center” and “service platform”. Through those efforts, the Alliance will consolidate the innovations of technology, hence to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of digital medical 3D printing.

After a year of efforts, currently they got 2 centers and 2 key projects approved. On application side, the pilot project has been reported as “Chinese Doctors First to Use 3D Printing to Create Template for Radioactive Seed Implantation Cancer Surgery” in inner Mongolia.

This approach are expected to have very positive effect in terms of promoting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markets and universities, strengthening the link between the basic research,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es, empowering the universities to be the innovation center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driving the multi-directional technology to be focused on the talents and service industry.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lliance of Digital Medical 3D Print is going to contribute and to enhance the innovation power of Beijing.

English Translation by 51Shape.com

]]>
//www.mountainsine.com/?feed=rss2&p=142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