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ountainsine.com 三维科学, 无限可能! Wed, 08 Jan 2025 07:28:3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3.9.40 普惠智慧工厂战略驱动航空航天业先进技术进步与创新,3D打印向前一大步 //www.mountainsine.com/?p=18342 //www.mountainsine.com/?p=18342#comments Wed, 19 Feb 2020 03:58:32 +0000 //www.mountainsine.com/?p=18342 3D科学谷在《后市场变革进行时,普惠与ST工程开发金属零件的3D打印工业化工艺》一文中介绍过普惠公司将在其商用发动机的维护、修理和大修(MRO)中首次使用增材制造的航空发动机组件。增材制造组件预计将在2020年中期成为普惠公司新加坡维修专家的维修过程中的常见零件。

增材制造的引入旨在提供更快,更灵活的维修解决方案来支持普惠公司发动机业务。而根据普惠公司,增材制造零件将首先用于其中一种发动机的燃油系统组件,这些将减少对诸如锻造和铸造之类的常规制造工艺的依赖。

根据3D科学谷的市场观察,这一切是普惠智慧工厂战略的一部分。3D科学谷认为,风平浪静的表面之下3D打印将从后市场发力,随着智慧工厂战略之风,进入到惠普数字化制造转型的核心位置。

Pratt-Whitney来源:普惠

block 风平浪静的革命到来时

根据普惠公司,作为其智慧工厂战略的一部分,普惠公司不断在贯穿其制造与售后市场运营的各层面上引入众多世界领先且便于应用的工业4.0技术,同时通过在新加坡研发全新技术与流程而为全球市场驱动创新。普惠公司是联合技术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UTX)旗下一员。

普惠公司的智慧工厂战略起步于去年启动的互联工厂试点项目。通过应用先进人工智能(AI)、机器人、自动化及增材制造技术,并以工厂级与业务层的数据分析为支撑,普惠将在其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进一步提升其遍布亚太地区的众多设施的运营效力与洞察力水平。

block 由新加坡研发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新

作为叶片维修领域的专业企业,普惠涡轮大修服务中心在新加坡研发出普惠全球运营体系中的首套全自动超声波测量系统。该中心引进一款先进机器人检测叶片壁厚度以快速可靠地完成检查,帮助将节省下来的检查员工时投入更为关键的目视检查任务。

普惠涡轮大修服务中心还推出了业内首个使用自动光纤钛粉末覆层技术处理的钛粉末涡轮叶片。虽然激光覆层技术在航空航天业为人所熟知,但这一新近为业界研发的工艺能够调整进厂维修叶片的差异,以获得可预测的并在尺寸上一致的叶片,从而帮助推动下行流程自动化。此举用冷激光覆层工艺取代焊接热工艺,支持维修期间的零焊接返工。

普惠还在增材制造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其新加坡航空航天部件中心应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首个应用于MRO领域的航空发动机部件元件。这应用于PW4000型发动机部件,该款发动机为诸如空中客车A330与波音777等飞机型号提供动力。普惠新加坡航空航天部件中心负责维修的发动机零件包括燃烧室、燃油喷嘴、导板、管道、导管以及歧管。

block 引领先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在MRO行业中应用

普惠在MRO行业引入多项先锋型的机器人技术以提高多个流程的生产力。通过发展诸如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等关键技术,这为应用提供了灵活度与规模的可扩缩性,从而将交付客户需求的速度与效率提升至新的水平。

普惠新加坡航空航天部件中心还引进一套12臂机器人自动夹具系统用以替换管道维修中使用的手动夹具,这也属业内首例。

专业维修压气机静子与涡轮封严、压气机可变导向叶片与固定导向叶片的普惠部件解决方案中心也在应用一套全自动机器人装载流程将电脑数控车床(CNC)与协作型机器人(COBOT)相连,从而支持7 X 24小时的无人监管运行。

普惠涡轮大修服务中心也通过应用其专有的基于人工智能(AI)算法的单个零件检查(PPI)技术缩短PW2000、PW4000与V2500发动机的关键目视检查项目周转时间,以提高质量与可重复性。

block 贯穿业务的端对端数字连线

普惠公司的数字驱动举措建立在其通过应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技术编织而成的贯穿其运营体系的端对端数字连线基础之上。该体系将在今年通过一次重大的企业资源规划(ERP)更新获得增强以释放数据接入的全部潜力,进而支持在其工厂级与业务层上同时进行分析以提供洞见。

根据普惠公司亚太区售后运营执行总监布莱登·麦克威廉姆(Brendon McWilliam),在航空工业快速演进的背景下,普惠正在全球与本地区强力推进我们的数字化转型计划。普惠对各项先进技术的投资由我们为了客户勇于超越并预测未来需要的承诺所驱动。同时凭借我们对于向团队赋能的坚定信念,这为普惠的业务提供了鼓励内部创新的平台,并从新加坡启动众多在MRO行业内首次应用的技术,进而瞄准全球市场。

而将3D打印应用在商用发动机的维护、修理和大修(MRO)中突破性的创新是普惠公司更广泛的技术路线图中的一部分,该路线图将先进的技术集成到普惠的运营中,以整合人工智能(AI),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这是普惠数字化转型的一部分。数字化转型使得普惠处于有利位置,可以更好地满足当今的需求并预测明天的市场需求,而又不损害普惠的高质量和可靠性的高标准。

普惠公司还将研究如何将3D打印-增材制造应用于其他航空部件和其他发动机类型,并进一步开发以实现混合动力修理等商业售后业务。

白皮书下载,加入3D科学谷产业链QQ群:529965687
网站投稿请发送至2509957133@qq.com
欢迎转载,长期转载授权请留言

]]>
//www.mountainsine.com/?feed=rss2&p=18342 0
后市场变革进行时,普惠与ST工程开发金属零件的3D打印工业化工艺 //www.mountainsine.com/?p=18345 //www.mountainsine.com/?p=18345#comments Mon, 17 Feb 2020 04:22:56 +0000 //www.mountainsine.com/?p=18345 根据3D科学谷的市场观察,拿航空航天行业来说,一架飞机的服役时间长达数十年,在这种情况下,备品备件的保有是耗资巨大的负担,尤其是对于有些已经不在生产的飞机机型来说,由于飞机还在服役,仍然要制造和维持数目庞大的备品备件是一件严重浪费资源的事情。

减少材料浪费,减少废旧零件,降低物流带来的碳足迹,3D打印为人类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空间。在这方面,航空航天制造商普惠(Pratt&Whitney)近日公布了与ST工程合作开发3D打印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工业化工艺。

Pratt Whitney_ST来源:普惠

block 发力后市场

根据3D科学谷的了解,双方开发的3D打印工业化工艺将首先用于商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和大修(MRO)领域。该过程利用了ST工程公司的生产级3D打印能力和金属3D打印领域的丰富知识。

Pratt Whitney_ST_2来源:普惠

3D科学谷了解到这项突破性的创新是普惠公司更广泛的技术路线图的一部分,该技术路线图将先进的技术集成到普惠公司的整个运营过程中,将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作为普惠公司数字化转型的一部分。

普惠公司和ST工程公司将继续研究如何将增材制造应用于其他航空零部件和发动机零件制造中,并开发用于混合动力维修和其他商业售后市场的增材制造工业化工艺。

参与方对数据进行了几轮严格的审查和讨论,以支持3D打印金属零件在维修中的授权使用。双方探讨了ST工程公司符合现有航空法规的认证工艺以及对3D打印机的要求和局限性,ST工程公司提供完整的交钥匙制造解决方案的能力,其中包括生产级3D打印和后处理(例如热处理等),以确保质量和过程系统均通过普惠公司对售后市场要求的认证。

block 3D科学谷Review

关于3D打印零部件对供应链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直观的例子感受一二。拿穆格与微软, ST工程和新西兰航空公司的一个模拟合作举例。新西兰航空公司从新西兰奥克兰驾驶波音777飞往洛杉矶,机舱部件发现受到损坏,这时候空中机组人员通知奥克兰的维修部门。这时候新西兰航空公司可以采购这个受损零部件原来的数字模型,由洛杉矶的3D打印机打印出来,然后直接送到机场,飞机降落后,维修团队可以进行维修而不会损失任何正常运行时间或收入。

这样的场景 – 与工厂车间内的机器零件的维修替换是一样的逻辑 – 不仅大大减少了获得新零件所需的时间,而且几乎消除了与供应链相关的非价值创造成本,例如包装、运输、仓储、库存管理和海关。

节约库存和仓储成本是追求零部件通过增材制造来实现的重要推动力,大约25%的零件成本在仓储环节中。

另外一个典型的案例,惠普与路虎和维斯塔斯(风力涡轮机制造商)等工业客户合作,探讨如何通过惠普的3D打印技术来推进这些工业用户售后市场的能力。

作为试点计划的一部分,惠普通过3D打印技术为其传统打印机的用户打印备件。在一个案例中,惠普用户的办公室打印机HP DesignJet 510打印机即将停产。为了确保打印机的使用寿命更长,惠普正在使用惠普的3D打印来为用户提供零部件。

随着试点计划的成功,惠普正在通过其3D打印技术对更多备件进行制造工作。从而以更可持续的方式提供备件,使其更具成本效益,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仓储和运输,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此外,3D打印所生产的零部件在设计方面还可以获得改进,例如惠普打印机的零部件经过重新设计,可将30个零件的装配减少到仅6个零件。

除了金属和塑料备品备件的直接3D打印,通过3D打印砂模+铸造的方式也呈上升趋势。

但在某些情况下,公司可能希望通过逆向工程来制造不再可用的零件。在这方面苏尔寿做出了表率,苏尔寿是全球领先的泵生产商之一,专为工程、配置和标准泵送解决方案提供各种产品,以及必要的辅助设备。作为泵送解决方案业务的一部分,苏尔寿不仅尝试通过3D打印为旋转设备制造备件。还通过逆向工程使维修商能够根据原始组件制造新零件。

总之,3D打印正在深度影响供应链与商业模式,并将创造出指数级增长的商业机会。与之对应,制造业生态系统正在迅速变化,原因在于3D打印技术不断增长的能力。为了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茁壮成长并获得制造业附加值创造能力,企业可以考虑从通过3D打印进行原型设计和备品备件制造起步,并尝试扩展到生产的可行性,逐渐制定出可以实现的战略计划。

白皮书下载,加入3D科学谷产业链QQ群:529965687
网站投稿请发送至2509957133@qq.com
欢迎转载,长期转载授权请留言

]]>
//www.mountainsine.com/?feed=rss2&p=18345 0